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王磊:人生有梦不觉远

※发布时间:2023-10-15 12:22:36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王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做工业设计的者做设计创新的推动者,做将工业设计融入中国航空的践行者

  十二日,第十四届光华龙腾在举行颁典礼,王磊从数千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成为航空第一人。

  光华龙腾被誉为中国设计界的“诺贝尔”,是我国表彰设计人才的唯一国家级项,也是国内设计行业最高个人荣誉。

  消息传来,航空工业一飞院沸腾了,行业内外纷纷点赞留言:付出总有回报!加油王磊!加油!一飞院!

  “产品设计中要强调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要综合运用科技和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构成产品的所有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设计的产品不断满足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需要。”在王磊心目中,工业设计早已走出了单一功能的时代,也并非冰冷的数学表达,而是一个从用户体验出发,用的分析量化感性的认识,最终目标是化艺术于工程尽显人机和谐美。

  这一过程,让王磊感受到了飞机设计乐趣,也投入了更大的热情。王磊很珍惜型号的历练,也不放过任何探索实践的机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科研项目中,王磊创新性地定义了国际工程研制合作界面,形成工业设计方法和流程,通过对人机工效分析,建立空间舒适度分析方法;同时,创新性定义国内供应商详细设计流程,逐步建立国内复合材料原材料准入准则,梳理试验方法和流程,逐渐形成了支撑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的试验数据库。

  王磊发现,航空领域关于工业设计的研究非常有限,而长期的研究和应用又恰恰让他对工业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王磊结合飞机设计,创造性的描述了飞机工业设计定义、、内涵,制定了飞机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设计范畴、研究方向等,初步描述了飞机舱室设计方法。飞机工业设计的定义被西工大教授引用,并在大会上进行应用。

  在新飞豹和空警2000两型装备的研制阶段,那些晨昏相接、拿下“撒手锏”任务的日子,一飞院对“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的和贯彻,让王磊对工业设计有了最初的认识。

  运-20大型运输机研制时,王磊已经成长为一名主任师,他习惯于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功能、性能、结构、形态、色彩等元素,并尝试通过多功能一体化设计、跨专业融合和跨系统决策,以满足飞机的功能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多任务操作工效最优。在舱室设计中,王磊以飞行员要求和体验为核心,在满足各种工况载荷下人员防护力学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舱室与人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使舱室设计充分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飞机舱室的设计质量和体验效果都在这种整合设计过程后得到了良好评价,这为中大型飞机舱室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正当王磊为工业设计带来的成效感到振奋时,新舟700飞机研制任务来了。如何创造一个科技感十足、交互式体验充分的座舱?王磊在心中勾勒过多次,而这一次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工业设计的方法来实现它。尤其在驾驶舱设计中,王磊完全引入工业设计,在多系统、多设备、多功能“亲密融合”的情况下,以创新思维解决“跨界融合”的难题,即在考虑产品功能和体验效果等问题的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商业角度考虑产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以“确保用户体验最佳”为目标开展设计研制,将“新舟”700飞机驾驶舱设计的温馨舒适,舱内的一切都显得和谐美观、井然有序,不仅为飞行员提供了安全的工作,还有效减轻飞行员在多任务并行情况下操作的心理负担,确保飞行员在多任务下决策果断、操作快捷,大大提高了飞行员操作的精准性,使飞行体验发生了性的变化。在“2016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评选中,“新舟”700飞机驾驶舱设计从全国数千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

  一次调研的机会,让王磊看到了工业设计在降本提质上的广阔市场空间,在飞机内饰系统研制中,王磊在初步方案、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试验验证等方面大胆革新,建立了工艺制造规范、原材料测试规范、度实验规范和流程,形成了民用飞机内饰系统研制体系,构建飞机内饰复合材料国内产业链。这些体系规范,均为行业首创,堪称民机设计“潮品”,牵引国内内饰复合材料供应商产业升级,有力提升了复合材料研制能力。

  “一飞院创造”在市场大潮中展露的潜力,给了王磊和团队深耕开拓的动力。在王磊的参与下,2013年11月24日,航空工业一飞院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了航空工业和陕西省零的突破。“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不仅大大提升了航空工业的品牌价值,其强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还将进一步带动集团公司各单位全面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引领设计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品质,促进航空工业战略转型升级。同时,对于发挥陕西军工大省优势,吸引更多民用企业参与飞机研制,促进军民融合,拉动地区工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工业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行业,美国等航空工业发达国家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20;对产品的附加值,据日本通产省2002年的统计,按单位质量价值比计算,如轮船是1,则小汽车是9,电子计算机是300,喷气客机是800,航空发动机是1400;而通常的国际经验也说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会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发力一飞院创造,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王磊踌躇满志:“发挥航空辐射带动作用,引领行业发展,促进航空工业社会经济效益升级,带动基础材料和工艺装备产业的发展。”

  在MA700飞机研制中,王磊创新性地提出了与国外供应商合作的界面,延伸主机设计界面,大力提升国内设计能力,在手握自主方案的情况下与国外供应商谈判,并在谈判处于胶着状态时抛出方案,为我方争取到了话语权,令国外同行赞叹的同时,也降低研制经费近1000万美元。不仅如此,王磊在国际联合设计中,积极学习吸收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工艺、原材料测试、适航验证等方法和经验,主导国内供应商制造。型号总师董建鸿这样评价这一系列付出和努力: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打通了国内产业链瓶颈,形成了设计制造完整的全产业链,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亿美元。

  王磊说,“作为飞机设计师,我们的追求和信条是:一克重量一克金,在重量要求极其严苛的条件下实现产品功能性能。能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能保持强劲的吸引力,能不断获得新产品,满足物质和生活的需要是我所乐此不疲的。”

  “未来已来,站在飞机工业设计的风口之上,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型号研制更是一种绿色航空”,做工业设计的者,做设计创新的推动者,做将工业设计融入中国航空的践行者。”